6月13-14日,beat365263名2020届本科毕业生论文在线答辩顺利结束。本次论文答辩共有20个小组,员工用15-20分钟的时间汇报论文,并接受答辩老师质询和提问。大学的最后一次考核,对同学们来说既富有挑战度,又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
新尝试中的“惊喜”
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返校继续开展实验,食工1604班的刘敏敏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了大幅调整。“当得知不能返校做实验并需调整论文时,心里非常苦恼。”刘敏敏坦言,那意味着之前的准备工作白费了。在经过一段冷静思考和心态调整之后,她决定就地取材,把专业知识与家乡的美味食品结合起来作论文。“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超市卖的泡菜没有家乡的好吃,现在正好可以探个究竟。” 刘敏敏说,围绕家乡泡菜开展的风味研究激发了她埋藏于内心的创业激情,“这项研究很有意义,我会继续下去,希望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家乡的特产推广发扬出去。”目前,她不仅亲手制作了泡菜,还在颜色色泽和香气酸味上做了改进,答辩评审现场老师们对刘敏敏同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的可行性高度肯定,这既让她产生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坚定了她迈向创业之路的信心。
新挑战中的“收获”
食工1603班的李梁同学在完成论文答辩后及时地进行了总结,他迫切地希望把自己毕业设计的艰辛历程和收获与师弟师妹们一起分享。作毕设的过程他认为:首先,要坚持再学习。作毕设是对大学四年来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许多知识点学过之后可能印象不深,这时候一定不能气馁,而是加强学习,从新学习《食品工厂设计》,学习师兄师姐们的毕设论文,这样再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设计就不会毫无章法;其次,要树立必胜信心。对毕设不能存恐惧心理,也不要惧怕CAD制图,更不要担心市场经济分析,要沉下心认真去学习、去琢磨,坚持下去,要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后,要加强沟通。多和老师沟通,经验丰富的老师会发现我们存在的问题,还能帮我们想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多和同学们交流,虽然大家做的产品不同,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共性的地方很多,相互能得到启发,集体的智慧特别强大。“做设计不仅可以熟悉我们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学到建筑和经济相关的知识,很充实,或许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顺利答辩后李梁兴奋的说到。
新形式中的“体验”
保研至浙江大学的食安1601班的马全激动地说:“打开视频看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听到的是学院老师们和蔼的声音,前期的紧张和不安都烟消云散了。但答辩时评审老师的点评与提问还是让我心惊胆战,细究实验方法中细节的可操作性,反复就实验分析部分进行专业提问,好在论文撰写过程对许多知识点又重新进行梳理,有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终于‘逃过’了老师们的严格考核。与老师们以‘云合影’的特殊方式结束答辩,也代表我的老员工涯基本告一段落了,感谢老师们四年来的指导与关心。未来,我来了。”
食工1601班的徐童同学答辩结束后在朋友圈里写道:“本次云答辩紧张与新奇之余感受更多的是学院的精心准备,老师们为保证答辩顺利的默默付出以及评委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关怀。相较于线下答辩,线上答辩给我们员工的压力可能变小了,但考核也更严格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更加专注于论文的阐述和观点的表达”。
严格之中体现的是“关爱”
员工答辩期间,郭爱玲等答辩教师认真听、看,要求员工全程参与,在答辩的过程中针对毕业论文的摘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图标标题以及论文的格式、规范、写作语句,甚至封面的具体内容都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提出了具体详尽的修改意见,鼓励员工自己找出论文中的错误所在和忽视的问题,共同分享,尽一切可能使员工通过答辩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从中感受到导师的关爱。
李斌老师认为,受疫情影响,同学们总体工作量相对往年少了,但同学们克服疫情困难表现出来的认真积极的态度值得肯定,绝大多数员工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写作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几位同学的论文体现了一定的独立的科研能力。他表示,答辩评审不会在意本科生论文内容创新是否具备高阶性,重在基础科研训练过程,但员工们一定要根据评审们反馈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他强调,惜字如金应是知识分子该有的品性,文章落笔会跟随一辈子,同学们要积极认真对待论文,认真对待人生。继续求学的同学要时时记住自己是beat365官方网站人,做人做事务必更加严谨、更加认真;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要始终持有积极的态度,坚信只要认真,不管有多大挑战,必将走向成功。
因疫情影响,本届毕业生论文面临许多困难,学院组织多次调研摸底,在确保标准不降、质量不减的前提下,本届毕业生与论文指导老师共同克服困难,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论文撰写方案,学院组织开展了《食品工厂设计》再学习、CAD制图学习、互助交流,帮助员工顺利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答辩期间,公司党委书记杨铁贵、经理徐晓云和班子其他同志到答辩现场看望论文答辩老师和在线答辩的同学们。